登录TOPS×

*


*

验证码加载中……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  孙  剑  教  授  课  题  组  ——

祝贺TOPS课题组2017级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撰稿 刘晗   2020年06月20日 20:52:01  阅读()

编者按:二十一世纪二零年代的第一个夏天,发生了太多沉重的事,TOPS的毕业生们也在这份不平凡中收获了难忘的收官记忆:史上第一次远程指导论文写作和修改,第一次线上、线下同步答辩。她们即将启程,让我们在6月的尾巴,回到学校,认真地说再见。

2020年6月19日13时,TOPS课题组17级硕士研究生周东浩、张小卉、陈佳琪、宋之锦、董贺的毕业答辩在通达馆517会议室顺利举行。黄品娟老师任答辩秘书,答辩委员会由同济大学余荣杰副教授、孙剑教授倪颖副教授田野副研究员组成,其中余荣杰副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各位同学硕士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周东浩《多交互环境下智能汽车交互对象行为预测和自主决策规划研究》,论文以智能汽车两相位交叉口左转场景为例,研究多交互环境下统一量化的交互作用建模和行为解析,探究了多交互协作交互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与实用价值。

2、张小卉《智能汽车自主决策行为强化学习与应用》,论文利用深度强化学习在复杂交通流仿真环境中训练得到单车最优行为决策模型,通过三种典型交通场景的仿真实验,定量化分析得到的单车最优行为决策模型,回答了如何将交通领域知识应用与强化学习模型的结合问题,成果具有创新性。

3、陈佳琪《数据驱动的城市道路骑行适宜性研究》利用海量高频的共享单车出行轨迹数据和街景图像分析,建立了分时段的路段骑行适宜性评价模型和分级标准,探究对路段骑行适宜性的影响机理,绘制出路段骑行适宜性地图。可为非机动车设施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有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4、宋之锦《高密度交通流的微观仿真适应性分析——三种仿真软件的对比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基于TESS NG、VISSIM和AIMSUN三个微观仿真软件针对高密度交通流建立的快速路仿真模型的适应性,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的指标,对标定前后的模型的仿真精度进行评估,并对比了三种微观仿真软件的仿真精度差异。在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微观仿真软件的使用和软件底层核心模型研发两个方面,给出了提升仿真适应性的建议。

5、董贺《基于多源数据的公交专用道运行监测与多维评估研究》论文充分分析了公交专用道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综合社会车辆利益的评价指标。基于深圳市一周的GPS数据,对现有公交专用道的运行情况实现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合适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公交专用道相关指标进行预测,不仅实现了公交专用道建设前期的预评估,为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可以对建成专用道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 评委老师对各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论文工作量扎实、选题新颖来源实际,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最后,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决议,一致同意周东浩、张小卉、陈佳琪、宋之锦、董贺5位同学通过本次硕士论文答辩,并建议前4位同学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董贺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TOPS全体成员祝2020届毕业生,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然如故。

最近更新:2020年7月2日 13:48:48

电话:021-69583650  管理员邮箱:2015qgy@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A440  邮编:201804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OPS课题组 页面浏览465,829次/访客70,1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