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下午16:30,TOPS第150期组会于通达馆A102线下举行。本次组会由21级博士生肖琳带来自己的研究进展汇报,与大家共同讨论交流《主动需求管理中的非理性行为及个性化奖励设计》的相关内容,课题组全体师生出席了本次组会。
汇报内容涵盖了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工作计划四个部分,其中研究内容包含非理性理论解析和个性化奖励方案。在研究背景部分,肖琳同学提到基于奖励的交通需求管理(IBTDM)在解决交通供需不平衡问题上优势明显,大部分IBTDM应用均以出发时间与出行模式为主要靶向目标,但奖励方案未呈现精细化、个性化特征。肖琳同学基于奖励特殊约束,探究精细化理论最优奖励方案,同时也考虑到出行决策中的非理性行为对奖励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向捕捉用户非理性影响,确定精细化奖励方案。
在非理性理论解析部分,肖琳同学首先介绍了基于瓶颈模型的奖励优化方案以及考虑出行惯性的奖励优化方案,接着对基于博弈论的欺骗行为机理解析进行深入介绍,考虑目标到达时间异质的均衡状态,随着渗透率和预算的增加,最优奖励方案发生变化。
在个性化奖励方案设计方面,该研究分为实验和仿真两部分,肖琳同学基于奖励出行行为偏向性,分别设计不同出行行为的奖励方案,考虑到奖励金额、奖励群体、奖励行为。通过长时交互实验室实验,得到结论:施行奖励方案可以明显降低系统延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参与者具有较强的迟到规避心理。同时也挖掘了用户异质性对奖励响应度的影响,提出了个性化奖励排序筛选算法对奖励进行迭代和调整。
最后肖琳同学介绍了下一步的研究计划,希望跳出瓶颈模型的思路,通过网络建模的方法来求解基于路径的个性化奖励方案。
在交流讨论阶段,肖琳同学解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疑惑,老师们对该研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孙剑老师对研究内容、报告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田野老师强调区分理性和非理性以及合规和非合规与欺骗行为的关系;孙杰老师建议对研究背景进行补充介绍,并针对下一步研究计划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