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TOPS×

*


*

验证码加载中……

请先拖动验证码到相应位置


——  孙  剑  教  授  课  题  组  ——

第102期组会:秦国阳《多模式共享交通出行建模与优化》

撰稿 张育林   2021年12月10日 10:17:56  阅读()

 2021年12月9日17:30,TOPS课题组第102期组会在通达馆A436线上线下同时召开。本次组会由15级博士生秦国阳就《多模式共享交通出行建模与优化》进行汇报。线上线下的与会成员包括孙剑教授、倪颖副教授、田野副教授以及课题组全体同学。

汇报环节

主讲人秦国阳首先介绍了多模式共享出行系统建模与优化的产生背景,指出现有单模式网约车出行存在供需时空不平衡、单模式公交出行线路单一,难以满足出行需求。乘客与司机双方不能被完全匹配,乘客等待与司机空驶同时存在。为解决乘客分散随机与时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确定了将公共交通融入网约车,以实现多模式共享出行的研究方向。

针对以上问题,秦国阳首先研究了平稳需求下服务方式划分对供需平衡的一般影响,对需求场景进行了分类和定义,分析了供需平衡对整个区域交通的影响,构造了基准策略。之后研究了非平稳需求下的服务方式划分的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方法,建立了序列决策过程,并据此设计了强化学习框架,对策略进行梯度优化。再然后研究了乘客偏好转变过程中的服务方式划分策略迁移分析了乘客偏好迁移过程,并利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得到更优化的网络。最后基于大规模出行数据,对以上的建模优化过程进行了性能验证,并对整个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汇报内容

在讨论环节,赵晓聪对多、单模式共享出行的应用场景和应用形式提出了疑问,并询问多模式共享交通并未考虑公共交通本身的运载能力限制,是否会导致部分路段公共交通过载;吴学绵针对采用网约车接驳大型交通是否合理提出了疑问,并现实的考虑到网约车接短途乘客的意愿;张小卉询问了多模式共享交通出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并对多模式共享交通是否只包含网约车,是否应该考虑共享单车等其他交通方式提出疑问,张小卉还对建立解析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差异进行了提问;周东浩对迁移学习中学生网络和教师网络的网络结构提出了问题;张一豪在线上会议室内针对强化学习模型的一些问题同秦国阳进行了交流;李政针对孙老师提出的“仿真优化”与“强化学习”的差异给出了自己的解释。秦国阳针对以上问题一一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解答。

田野老师针对整个汇报给出了三点建议,分别在题目部分, 出行模式融合中是否有着社会目标融合这一理念和最后的验证部分;倪颖老师提出,在对出行时间进行评价时应该对实际路况问题加以考虑,现有研究仅在宏观层面,没有微观层面的考虑;孙剑老师针对整个答辩过程中文章的逻辑关系问题给出了建议,并认为实证分析部分不应该仅仅考虑算法层面的数值结果,更应该延伸到现实中对实际结果进行考虑,使分析更加有说服力。至此,本期TOPS组会圆满结束。

 

 

 

电话:021-69583650  管理员邮箱:2015qgy@tongji.edu.cn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A440  邮编:201804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TOPS课题组 页面浏览465,829次/访客70,12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