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下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智能汽车路径规划与自主决策理论及关键技术”(以下简称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组本年度第一次课题交流会于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517会议室成功举办。联合基金项目由TOPS团队主导,整合了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团队、“The Danger”号、“途灵TiEV”号两支智能车团队和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团队在交通、控制、计算机和汽车等学科上的技术优势,并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密切的产学研合作,致力于共同研发智能汽车的“大脑”,提高智力水平,为智能汽车的深度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次交流会中各团队负责人、老师及研究生代表悉数到场,重点探讨各子课题研究计划、研究进展、研究指标完成情况和组内横向支持等议题,内容涵盖智能汽车全局路径规划、自主决策建模、局部路径规划、驾驶人认知过程解析和场景虚拟重构与快速测试等关键技术。
作为项目负责人,孙剑老师首先致开幕词,对各个子课题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回顾了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指标等基本概况,提出了每年开展两次交流会的项目计划。随后,各团队带来了精彩汇报。同济交通学院许项东老师团队提出了考虑智能车运行风险的个性化全局路径规划方法,并且已经在交通网络状态估计和风险表征以及数据驱动的路径规划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接下来,孙剑老师介绍了TOPS团队正在开展工作。一方面,分别利用数据驱动方法、基于逻辑规则的模型驱动方法和深度强化学习方法研究智能汽车自主决策建模技术,主要解决交叉口、高密度交通流、机非混行路段等复杂交通环境中智能汽车拟人化决策需求。另一方面,面向智能汽车测试需求,构建了一体化软件测试系统。同济电信学院“途灵TiEV”号团队的赵君峤老师正设计搭建一种物理、行为真实的硬件在环智能汽车仿真环境,同时开展基于自然驾驶数据的驾驶员模拟学习和基于仿真环境的有监督学习,并且已经通过深度学习实现“途灵TiEV”号”在校园道路上安全行驶。王祝萍老师带来了同济“The Danger”号研发团队在车辆定位、局部路径规划和轨迹跟踪方面的进展。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陈雪梅老师团队正在通过行为实验,研究驾驶人认知行为,基于认知理论获得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让智能汽车根据乘客的风格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驾乘体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陈音工程师从企业的视角肯定了项目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北汽的合作意向。在每个团队汇报结束之后,大家进行热烈的讨论,探讨了共同开发虚拟测试环境,各个团队如何协同和如何开展下一步研究等问题。
虽然总历时4年的联合基金项目刚刚开展半年时间,各个团队依据科学的研究计划快节奏推进,不少团队的研究进度已经完成接近一半。在此基础上,各团队主动放大考核指标,力求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经过4小时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交叉学科团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认识子课题研究内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此次交流会使得不同团队的切合点更加清晰,技术路线更加严谨,产学研资源相互整合,研究成果相互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联合基金项目组的团队士气和协同能力,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