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7日18:00,TOPS课题组第75期组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本次组会由17级硕士生宋之锦与大家交流讨论《高密度交通流的微观仿真适应性分析:三种仿真软件的对比研究》的相关内容。参会人员包括孙剑教授、倪颖副教授、田野副研究员和课题组全体成员。
受疫情影响,目前同学们虽不能返校,但居家办公、远程科研稳步进行。在汇报开始之前,课题组成员依次介绍了自己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孙老师表示,疫情期间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魄,同时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珍惜时光。倪老师和田老师也对同学们进行了叮嘱,共盼望疫情早日结束,同学们早日重返校园。
主讲人宋之锦的研究基于TESS NG、VISSIM和AIMSUN三个微观仿真软件,分别面向高密度快速路、非混合流和混合流交叉口三种场景,对比不同微观仿真软件在各类高密度交通情景下的适应性。高密度快速路研究对象为上海内环快速路武宁路入口交织区、美国US101公路,非混合流和混合流交叉口研究对象为山东青岛市香港中路-山东路交叉口和芜湖市赭山西路-银湖路交叉口。
宋之锦从宏、中、微多个维度对三种软件的仿真精度进行综合性评估。宏观层面包括瓶颈范围和速度流量匹配指标、瓶颈通行能力指标、瓶颈交通震荡特性;中观层面包括能耗指标VSP分布、安全指标TTC分布;微观层面包括加速度和速度分布、二维加速度和速度分布、加速度随速度的波动性。研究表明,在宏观指标上,TESS NG的适应性最好,VISSIM次之,AIMSUN/VISSIM的宏观指标适应性波动较小。同时,在交叉口仿真中,TESS NG默认状态下混合交通流的交互最贴近实际,而VISSIM的非机动车通行效率更具优势。但研究也发现,仅面向效率进行标定后,有可能放大能耗、安全或相关微观指标的误差,优化效果有限,因此进行相关研究时需要慎重考虑,选择适当标定方法。
在讨论环节,刘启远博士对中观指标的分类提出了疑问,并针对如何选择有效的标定方法提出了建议。李逸昕与主讲人探讨了在仿真软件中混合交通流交互时的冲突处理方法。刘晗提出改变标定方法是否会对模型有效性和可行性造成影响的疑问。倪老师首先肯定了宋之锦工作的细致,并就仿真适应性和仿真友好度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田老师则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仿真软件的表层差异深入内核,研究底层模型的优化方向。 孙老师在总结中说到,通过三类软件的对比,可以为交通研究人员提供多角度、综合性的仿真适应性评估思路。未来,通过研究深度仿真模型,可以在软件中实现更安全可信拟真的交互行为。
会议最后,孙老师对课题组的津贴发放和今后的组会安排进行说明。
最近更新:2020年5月22日 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