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8日晚5:30~7:30,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TOPS团队于通达馆436召开本学期第五次组会。参与人员有孙剑老师、李健老师、倪颖老师及课题组全体学生。本次组会由两位博士汇报博士论文的开题。汇报题目分别为:
15级博士生刘启远:《机非交互路段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14级直博生马子安:《交叉口共享空间复杂交互行为建模及仿真》
刘启远首先进行了汇报。现实环境中非机动车出行比重高、非机动流异质性显著,而现有非机动车研究以自行车为主,对异质非机动车流特征分析不足,同时基于车道的仿真模型精度不高,因而机非交互基本路段、机非交互交叉口路段的交通流建模与仿真十分必要。其研究意义有三方面,其一,解析机非共享空间的通行安全与效率;其二,机非交互路段的机动车行为决策;其三,实现精细化的机非共享空间车辆仿真。以此为背景,刘启远提出3个关键研究点:软隔离机非交互路段仿真模型、机非共享车道路段建模与仿真、交叉口机非交互空间的非机动车发散行为,接着阐述了3个关键研究方向的特征及其模型构建策略。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基础,提出了论文工作计划。
针对刘启远的汇报,黄秀玲首先提出对仿真与现实轨迹相似度的疑问,对此,孙剑老师结合团队内其他人的研究总结了3个层面的轨迹相似度:空间(覆盖率)、空间+时间、单车轨迹相似度,其中单车轨迹相似最难实现。李健老师提出粒子束发散模型无法仿真转弯车辆,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倪颖老师随后总结并对比了团队内其他非机动车仿真研究与本论文的研究的异同点,同时孙剑老师提议成立机非仿真研究小组,两位老师一一明确各成员研究重点。
马子安进行汇报
随后马子安从研究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路线、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与预期成果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交叉口共享空间内,多方向交通流的多类型对象交互,其优先权有限,且轨迹无明显车道规则,这些复杂性严重影响着交叉口共享空间交通运行效率和安全,同时缺乏交互机理的科学认识给自动驾驶技术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提出如下研究目标:对交通参与者个体行为建模,对复杂交互行为进行特征分析,并通过驾驶模拟实验进行验证,最终与新一代仿真系统集成。其意义在于打破了基于车道的建模思路,精准化模拟交叉口交通运行,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更智能的控制策略。马子安详尽分析了当前文献中仿真模型的不足之处,并层层深入解析了自己研究的关键技术,从无交互对象行为建模,到单交互对象建模,再到多交互对象行为建模,揭示了现实交通环境中的复杂交互特征。最后结合已有研究基础进行可行性分析及展望预期成果。3位老师围绕研究中的“复杂”和“交互”展开广泛的讨论,李旭红针对不同的仿真视角(上帝视角和驾驶员视角)提出疑问。
会后,孙剑老师针对大家近期科研和生活上的问题一一提出解决方案。
最近更新:2017年2月17日 0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