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3日17:30~19:00,同济大学交通学院TOPS课题组在通达馆436进行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组会,参会人员有孙剑教授、课题组的全体学生以及17级的新同学。
本次组会由15级硕士研究生李旭红介绍其最近的研究成果——路段非机动车行为建模与微观仿真。
组会伊始,由两位新同学李逸昕、张铎分别介绍了自己,他们都来自中南大学。
随后,由李旭红师兄对其研究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以下四点: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其研究主要是研究物理隔离路段上非机动车之间的超车行为;
分析超车的行为特征,建立超车模型,最终实现非机动车骑行行为的微观仿真。这次研究的意义有:明确非机动车之间的超车特征、探索骑行者心理行为特征,建立骑行行为理论框架,以及丰富非机动车微观交通仿真方法。该研究的技术路线为:通过对非机动车行为的研究,建立行为模型,结合骑行过程的心理活动,利用舒适空间理论构建骑行行为框架,最终,基于底层社会力模型搭建骑行微观仿真模型。通过上述的技术路线,最终得到以舒适空间为顶层框架、以社会力模型为底层实施的仿真模型。
汇报后,由刘启远、马子安、秦国阳、左康以及胡祥旺等人对该研究进行了探讨。最终总结如下:1.对于非异质交通流,电动车及自行车分别计算舒适空间。2.由于舒适空间是该研究的重点,应该介绍舒适空间具体是如何计算得出的。3.应考虑不同种类的非机动车具有不同的驾驶行为模式,这对路段非机动车的超车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4.对结果的ROC曲线的进一步探讨等等。
最后,由孙老师对李旭红师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他提出:应对舒适空间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因为这套理论是该研究的核心,底层执行阶段不是重点。并且,他强调,应重视对舒适空间理论的阐述与解释,让同行更能理解这套理论。
李旭红师兄将这些建议一一记下,这些建议不仅为他之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将对他完善自己的理论及汇报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近更新:2017年3月20日 2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