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18:00,TOPS课题组第73期组会在通达馆A436顺利召开。本次组会由17级博士生李逸昕对《路段混合交通流环境下异质非机动车流建模与仿真》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汇报。参会人员包括孙剑教授和课题组全体成员。
非机动车是一种能够提供健康益处,缓解交通拥堵并减少空气污染的交通出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的加剧,全世界范围内均掀起了非机动车回归浪潮。但由于非机动车保有量逐渐增长,在骑行安全和效率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因此,人们对开发非机动车仿真模型以增强自行车基础设施投资的设计和评估的研究非常感兴趣。
目前对非机动车的仿真主要聚焦于路段混合交通流的模拟,主要方法有仿真软件纵向连续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以及社会力模型。纵向连续模型针对非机动车自身特性与机动车差异过大所建模型的使用效果未得到验证,其次基于车道的假设,车道边界是固定的,导致其无法描述不同车道上的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元胞自动机对于非机动车的行为异质性特征欠缺考虑,仅考虑了速度异质性特点,并且基于固定规则解释交互,交互对象固定。社会力模型使用排斥力解释了多交互特征,但这仅限于运动控制层面,同时需要进一步研究混合交通流中异质车辆之间的排斥力差异。基于此,汇报人李逸昕提出了一套“战术策略-行为执行”的建模仿真思想,首先介绍了策略层——行为决策,运用舒适空间理论衡量周围课题影响程度,选择主要交互对象,基于贝叶斯网络决策方法根据实时环境产生行为决策,以缓解不利影响。继而介绍了操作层——运动控制,所规划的轨迹连续平滑,运动控制简洁有效,在决策结果的基础上实现了二维运动控制功能,仿真运算效率适当。最后选择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路进行案例探究,同时指出所提出的模型能够从策略层面,体现非机动车行为异质性、决策多变灵活的特点,又能够考虑机非标线路段场景中跨车道交互、混合交互的交互复杂性特征。
汇报时刻
接下来,大家就汇报人李逸昕的汇报内容进行了讨论。刘启远首先针对机非交互行为特征建模以及舒适骑行空间和贝叶斯网络相关内容提出建议;张铎对于压力决策以及模型准确度提出了疑问;蒙艺玮对行为决策的连续性提出了疑问,并针对决策行为提出可以首先标记骑行行为再进行修改的建议;刘晗针对欧氏距离、舒适空间对决策的必要性及每时刻决策能否保证连续性提出了疑问。
讨论时刻
最后孙剑教授对汇报内容给予了肯定,指出机非标线隔离路段混合交通流环境中的非机动车微观仿真能够体现规划决策,并且运用舒适空间理论以及贝叶斯网络针对非机动车建模,让人眼前一亮。
汇报结束后,孙剑教授查看了课题组意见箱的意见内容,并表示期待大家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